15年前的今天,萨达姆被活捉

宛中云南本草补骨脂白斑抑菌液 http://pf.39.net/bdfyy/zqbdf/220629/11092337.html

伊拉克悲剧至今没谢幕。

年的12月13日,是美军活捉萨达姆的日子。

当时任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告诉小布什总统确切情报时,小布什回答说:“好,这是个好消息。”

15年过去了,萨达姆被绞死,他的家族成员和“扑克牌通缉令”上追随者有的被击毙有的被判刑,有的隐姓埋名有的苟且偷生。但谁又数得清有多少无辜的伊拉克民众横尸街头,多少个家庭背井离乡?!

摆在两三代伊拉克人面前的是一道难题:8年的两伊战争+入侵科威特和海湾战争+10多年的经济制裁+年的一场战争+15年的艰难重建=?

过去这15年,伊拉克在美国政府曾经构想的“大中东民主计划”中算不上好的样板。过去这15年,伊拉克国内各个派别争斗,外国各种势力渗透。过去这15年,前段是后萨达姆时代初期的暴力空袭多发,中间是伊拉克各政治派别的博弈,最后是死扛极端恐怖势力伊斯兰国(IS)。

去年此时,伊拉克人搞阅兵式不是为了萨达姆被抓14年,而是庆祝全面击败恐怖势力“伊斯兰国”(IS)。

伊拉克的教训告诉人们,无论你原来是多牛多富的一个国家,只要抵御不了外来强权,平息不了内部大乱,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老萨在绞刑架上,也在耻辱柱上

时年66岁的萨达姆据说是被密友出卖,在老家提克里特一个地洞里被狂追不舍的美军“请”了出来。头发凌乱、胡子拉碴、疲惫不堪的老萨向美军举起双手。美国情报人员在核对被抓者牙齿、身上的旧枪伤和部落文身后,确认此人正是要抓的“老贼”。

有个版本说,萨达姆被捕前已被剥夺职权数年,他不问政事,只是专心写书,根本不管自己的军队,也没有制订保卫伊拉克的计划。不管怎么样,多行不义必自毙,把一个好好的国家搞得四分五裂、民不聊生,老萨难逃其咎。

年12月30日,中东一代枭雄的典型代表——69岁的老萨被伊拉克当局处以绞刑。

他年轻时投身过复兴党、暗杀过独裁者,并为迎接一个崭新的伊拉克几度入狱。他盛年时头脑发热,国富兵强就谋求地区霸权,和邻国频频交恶。他老年时,仇美恨美,但又不自量力。他躲过独裁者的牢狱之灾,躲过反对派的暗杀,躲过美军的“斩首行动”,但生命的最后还是终结在绞刑架上,同时也被钉在耻辱柱上。

伊拉克战争期间,刀哥正好在伊拉克邻国约旦。当时安曼老城路边卖着美军出的“扑克牌通缉令”。堂堂一个中东强国的政要高官被印在扑克上,被排序为红桃儿、黑桃儿、梅花儿、方片儿,这不是莫大的耻辱吗?这些萨达姆的至亲故交,这些死心塌地的追随者死的死、抓的抓,鲜有得善终者。

黑桃A萨达姆

红桃A萨达姆长子乌代

年7月22日,乌代和弟弟库赛在伊拉克北部的摩苏尔被美军打死。

梅花A萨达姆次子库赛

梅花k萨达姆政权的二号人物伊扎特·易卜拉欣·杜里,拉萨亲信。

年,复兴党发动政变失败后,他曾和萨达姆同时被捕入狱。

据报道,年4月,易卜拉欣在萨拉赫丁省首府提克里特被当地安全部队击毙。

战后这15年,萨达姆集团的残余分子不得参政,但伊拉克各派争斗明显,围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联邦制、资源分配等问题上争议不断。

现在说起萨达姆,有的伊拉克百姓还会夸几句早年他执政时依靠石油财富给百姓带来的福利,但说着说着就会提到“当时生活水平可以,可自由受到限制”,处决、屠村等暴政行为更是令人心有余悸。

年去伊拉克北部时,刀哥曾听一位库尔德大叔控诉萨达姆执政时期对他们的各种欺凌。读过《毛泽东选集》的他感慨说:“我们就缺少一位像他老人家一样的英雄。”

萨达姆让伊拉克争当过中东老大,但两伊战争给这个在中东少有的“既有油又有水”的国家带来严重摧残。一些民众抱怨:“萨达姆鼓励我们多生孩子,说国家给养着,结果长大被送上战场。”

因为长年战争,伊拉克民生没有得到改善,人们没有过上好日子。到现在,老百姓都不满:为什么好端端一个石油大国,却没有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

目前,伊拉克老百姓吃饭没有问题,但没有钱消费。恢复石油生产后,伊拉克多地政府每月提供每人30公斤面粉、5公斤大米、2公斤白糖、2公斤茶叶,相当于政府福利。

国家不稳定,重建速度慢

刀哥刚毕业那会,在伊拉克驻华使馆工作过一段时间,和伊拉克的外交官混得挺熟。记得年4月28日那天,几个伊拉克人叫刀哥一起吃蛋糕,说:“今天是萨达姆总统的生日。”那一年,老萨61岁。老萨和这些伊拉克外交官们可以吃上蛋糕,但他们也知道,有多少可怜的伊拉克孩子正缺医少药。

当时,有一项“临时性”的允许伊拉克利用石油出口收入进口急需食品、药品等人道主义物资计划——“石油换食品”。刀哥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翻译各类照会,如每月更新伊拉克政府统计的营养不良儿童的数据,向中国相关机构反馈伊拉克的困局,同时传递萨达姆政府对美帝的控诉。

当时的伊拉克大使巴萨姆·库巴先生十分关照和信任年轻的刀哥,连陪医院看病这样的重任都交给刀哥。彬彬有礼的大使在一次使馆招待会后还留下中方员工共餐以示感谢。库巴大使在伊拉克战争后得到临时政府重用,年夏天他死于巴格达汽车爆炸时官拜外交部副部长。他只是当年众多被袭击的伊拉克部级官员之一。

也算是有缘,当时正在埃及出差的刀哥在一张阿拉伯文报纸豆腐块大的报道中看到这个消息,真的是不敢相信。据参加库巴先生葬礼的中国外交官说,库巴夫人看到在安全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中国朋友还冒险来与他的丈夫告别,感动的连声用中文说“谢谢”。

想当年,伊拉克驻华使馆这栋楼里还开办着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子弟学校。记得腿部有些伤残的参赞先生打开一间房子,指着满架子的书说:“你可以借这里的阿拉伯语书看!”

是的,伊拉克曾是中东的文化大国,新中国成立后有数不清的阿拉伯语人才曾到伊拉克留学,和伊拉克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伊拉克驻华使馆的大门修成了气派的深蓝色的古城墙样式,完全没有了20年前的样子。

上世纪80年代正逢改革开放之初,还有很多中国人随着劳务大军进入伊拉克。很多中国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伊拉克真富,当时的中国无法比。刀哥的另一位师兄,在伊拉克生活了30年,他前两年说:“现在的伊拉克最让我害怕。”绝大多数伊拉克人无法接受一个主权沦丧、恐怖分子横行和治安条件极其恶劣的国家。他曾听到有伊拉克青年说:“只要政府给我美元,我现在就用这笔钱离开伊拉克。”

伊拉克战争打响后,有点钱的伊拉克人去欧洲、去约旦,没钱的去了叙利亚。“阿拉伯之春”后,伊拉克人又走上去欧洲的“难民之路”。

“马上就要告别巴格达这座危城了,却带着一份不小的遗憾——我们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伊拉克首都,却不能真正走进它的大街小巷,号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就在距离巴格达以南90公里的巴比伦古迹群中,但眼下的巴格达,外国人被绑、被杀的风险最大,安全因素完全打消了我们探寻古巴比伦文明的冲动,甚至想在离饭店只有几步远的底格里斯河畔散散步,都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这是年5月30日早上6点,刀哥和搭档要离开巴格达时,站在曼苏尔饭店5层一个阳台上的感受。

现在想来都有些后怕:一是因为所有当地人都告诫说,阳台上不安全,流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能飞来;二是因为那一刻两架美军侦察直升机“嗡嗡”地从眼前掠过,美国人要是把刀哥当成恐怖分子会不会打黑枪呢?

重建的伊拉克,百废待兴。百姓对政府有期盼,但政府满足不了民众的心愿,导致大家失望情绪高。

一位在过去15年先后在伊拉克工作过7年的中企朋友,被刀哥一直尊称为“民间大使”,他这两天正好又去了巴格达。他说,伊拉克民生这几年并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老百姓的就业机会少,民生严峻。今年上半年,伊拉克百姓游行示威很多,只是国际媒体很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16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