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坏孩子只需一招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不做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小的时候,常听长辈们说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太惯了。”如今我也长大了,不知不觉,也产生了同样的想法,而且这还是建立在审视自己童年的基础之上。

老家村东头有一户人家,一共五口人,是典型的“二二一”型家庭,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再加上一个小男孩。与许多农村孩子不一样的是,这位小男孩是幸福的,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家附近工作,可以天天回家,因此不是所谓的留守儿童,自然也就不会存在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常见问题了。

但是这个小男孩,却有着其他的问题,他不但特别地“熊”,而且自理能力极差。

小男孩如今已经六岁多了,却连衣服都不怎么会穿,每天早上还得妈妈过来帮他穿好。刷牙的时候,也要妈妈时刻盯在旁边,甚至有的时候,都得妈妈亲自动手。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尚且如此,就更别做家务了,事实上,家里也没有人让他做家务,喊都没喊过。

这些,都是我从家人那里断断续续听来的,至于家人,则是从小男孩的奶奶和妈妈那里听来的。

父母惯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只是适当地惯,倒也无需指责,反倒应该赞扬,这是父母对孩子爱的体现。然而现在的许多父母,早就不是适当地惯,而是万事包办,并且无论孩子有什么需求,都会一一满足。

这种惯,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溺爱,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有害。相信不少父母也是心知肚明的吧,然而他们就是不肯放手,这又是为什么呢?

父母为何总是惯孩子?

(1)子以稀为贵

“少子化”可以说是父母惯孩子的最大原因。

比如老家的那个小男孩,一家五口,就他一个孩子,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孩子当然也是越少越精贵了,既然精贵,那自然就要精养,而很多父母对于“精养”的理解,就是“惯”。

那个男孩的奶奶,也常常把“金孙”这个词挂在嘴边,又时常念叨着他老张家三代单传,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奶奶的这些话,正好就说明“子以稀为贵”这个道理,也是小男孩被“惯养”的根源所在。

(2)不希望孩子吃苦

许多父母,小的时候都是吃过苦的,就算没有真地去干什么重活,至少也免不了帮着打点家务,这些对于孩子来说,就已经是很重的活了。

由于这些经历的存在,当他们养育子女的时候,就会回想起童年的那些不快乐,从而避免让孩子像他们那样吃苦。可这种想法,往往会被过度执行,甚至演变成什么都不让孩子做。

(3)牺牲精神使然

父母惯孩子,其实也是一种牺牲精神的体现。

因为惯孩子就意味着要为孩子包办很多事情,父母的压力自然就更大了。但是对于这种牺牲,绝大多数父母都是乐于接受,也会主动去承担的。

老家的那个小男孩,他的父亲就不止一次跟我说过:“为了儿子,我可以牺牲任何事,就算把命送出去都可以。”说这些话的时候,男孩的父亲表情非常郑重,可见儿子在他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惯孩子,无论初心如何,从结果上来看,始终还是对他们有害的,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父母也都认同。

只不过,很少有父母提起重视,并改正自己这种不良的养育方式。因为多数父母并没有认识到,当你在尽量满足孩子需求的时候,却也在不断地消磨他们的独立人格。

惯孩子是在消磨他们的独立人格

被惯的孩子独立性差

老家的那个男孩,很显然,就是一个独立性非常差的娃。别人家的六岁孩子,早就可以自己穿衣,自己刷牙了,可是他却连这些基础的生活技能都没有好好地掌握。

被惯的孩子人格也不独立

以我对那个男孩的观察,发现他的人格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或者说,是不够独立。

偶尔与他有过交流,发现他但凡遇到一些问题,就会大声地喊妈妈或者奶奶,从来也没有想过,有些事情是他自己可以做主的,也是他自己可以解决的。

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尔·纳素夫在《家庭》中这样说:“独立能力是人生的基础。”

孩子的人格不独立,就会对家长过于依赖,从而没办法很好地融入校园中去。

听我家人说,那个小男孩在幼儿园里的表现就不怎么好,老师也不太喜欢他,很难说,这与孩子的人格缺陷没有关系。

相比之下,一位同事的女儿就好很多,那个小女孩如今才四岁,小小年纪,就已经很有主见,在幼儿园里,也常常得到老师的夸奖。

拿这两个孩子一对比,老家的那个小男孩,无疑是差得很远了。

所以说,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总是包办,更不能一味地满足他的需求,否则的话,就会让孩子的人格逐渐被消磨,从而对他的成长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不做“包办型”父母,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爱不需要“惯”来体现

相信每个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如果不爱,又怎么会费尽千辛万苦把他们领到这个世界上来呢?然而这种爱,可以用适当的方式来体现,不需要以“惯”孩子来进行表达。

有时候,尊重孩子的人格,放手锻炼他,让他变得更自信、更独立,才能够真正体现出你对他的爱,这种爱,不但很真实,也很有效。

独立人格让孩子更容易走向成功

尹建莉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一书中,说:父母的第一个任务是和孩子亲密,呵护孩子成长;第二个任务是和孩子分离,促进孩子独立。若把顺序做反了,就是在做一件反自然的事,既让孩子童年贫瘠,又让孩子的成年生活窒息。生命中最深厚的缘份,只在这渐行渐远中才趋于真实。

孩子的人格不独立,就会更容易走向失败,因为他们缺乏处事能力,反之,则更容易走向成功。

据我了解,老家的那个小男孩,就时常“闯祸”,这些祸,好多就是因为他的能力差而造成的,许多事情,如果让其他同龄的孩子来做,甚至让比他更小的孩子来做,可能都会圆满地完成,自然就不会以“闯祸”来收尾了。

希望从今以后,每个做家长的,都要牢记“不惯孩子”,你可以去爱,但不可以惯。因为你这样做了之后,不但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安全的成长环境,反而为他的成长之路设下了很多障碍,尤其是人格的不独立,将会严重影响他的日后发展。

今日话题:孩子可以爱,但不可以惯,对于这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面进行分享。

————————————

在育儿过程中,大家如果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些知识和经验能够给你们有效的建议。关爱孩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92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