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全球有几十个盟友,但美国真正信任的

美国目前是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并且美国这个国家很喜欢“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盟友众多。先看看美国有哪些盟友:首先是美国的北约盟友。年,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比利时、丹麦、意大利、葡萄牙、卢森堡、荷兰、冰岛和挪威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成立,截止到年北约成员国共29个,主要由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土耳其以及欧洲的很多国家组成。北约是二战后西方国家组建的最重要的军事组织,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规定:“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北约的军费开支约占世界总的军费开支的70%,其中美国占了大头,在年美国的国防预算约为亿美元,占当时整个世界各国总的国防预算的35%。美国在北约中是绝对的“带头大哥”,北约是美国实现其全球霸权的重要的工具。

北约

对于美国这样喜欢拉帮结派的国家而言,仅仅是北约的盟友那远远是不够的,美国还有很多非北约盟友。美国最初的非北约盟友主要是东亚的日本、韩国,中东北非地区的以色列、埃及,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年,美国国会通过一个法案创设了美国非北约盟友状态,上述日本、韩国、埃及、以色列、澳大利亚成为美国的最初的非北约盟友。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总统可以在通知美国国会后的30天内指定一个国家为美国的非北约盟友。美国的非北约盟友不仅可以获得美国额外的经济以及军事援助,而且从美国进口武器也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美国北约盟友的待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年到年)在任期间,指定了中东的约旦、大洋洲的新西兰、南美的阿根廷为美国的非北约盟友,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年到年)指定了中东地区的巴林、科威特,北非的摩洛哥、亚洲的泰国、菲律宾等国,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年到年)则指定了亚洲的阿富汗和北非的突尼斯,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则是在年指定了巴西为美国的非北约盟友。另外在年,美国国会还给予了乌克兰、摩尔多瓦和格鲁吉亚美国的非北约盟友地位。另外还有一些国家既不是美国的北约盟友,也不是美国的非北约盟友,但是他们与美国关系密切,堪称“准盟友”,比如中东地区的卡塔尔、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沙特,上述四国在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曾考虑制定这四国为美国的非北约盟友。还有像新加坡等等国家也与美国关系密切。

欧盟北约

所谓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更何况国家之间的所谓的“盟友关系”,盟友有时也有可能翻脸。在美国的盟友中,恐怕完全“紧跟”美国的是极少数。欧盟与美国的关系就比较微妙,双方在北约军费开支的份额以及很多国际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并不完全一致,欧盟的很多成员国也是北约的成员国,并且欧盟也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外交政策,这使得双方的关系更为复杂。在年美英联军领导的多国部队入侵伊拉克的战争,欧盟成员国以及北约成员国中就有严重的分歧。

伊拉克战争

在当时支持这场由美国发动的军事行动的国家有49个,其中参加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地面军事行动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当时的欧盟成员同时也是北约成员)、波兰(欧盟成员同时也是北约成员)和澳大利亚,丹麦(欧盟成员同时也是北约成员)则派出了两艘军舰支援美英联军,而日本、韩国、乌克兰、意大利(欧盟成员同时也是北约成员)等国则为多国部队提供后勤支援。而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欧盟的核心成员国(德国与法国同时也是北约成员)则反对美国的这场军事行动,奥地利(欧盟成员)、比利时(欧盟成员同时也是北约成员)等多个欧洲国家也是持反对态度,沙特则禁止美军导弹通过其领空袭击伊拉克。所以可以看出,就算是美国的盟友,也不见得在一些问题全都支持美国,各国都会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考量。德国和法国也积极主张建立欧洲部队,来防范美国和俄罗斯。

英语国家

美国有如此众多的盟友的一个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在当今国际格局中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的盟国之所以与美国“结盟”也都是有自己的“盘算”和利益,美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盟友虽然一堆,但是我觉得美国真正“信任”的盟友可能就是这四个:欧洲的英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北美的加拿大。为什么说上述四国是美国所谓真正“信任”的盟友?因为有些事情能够说明,比如美国与上述四国组成了一个情报分享团体“五眼联盟”(涵盖人工情报、信号情报、安全情报、地理情报、军事情报),国家之间如果分享情报,这得多大的信任。不仅在情报方面,在军火销售领域,这五国也设置壁垒,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小团体。五眼联盟基本不吸收其他国家加入,尤其是非英语的国家,但在一定条件和一定层次上也与其他一些欧美国家合作。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但是在世界上以英国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却很多,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的总人口(大约21亿多)大约占了全世界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

美国

那为什么这五国关系如此“亲密”?这个五个国家都是属于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英格兰人被认为是欧洲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都曾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在人口构成中:现在加拿大是以英国裔和法国裔居民为主,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则是以英国裔居民为主,而占美国人口主体的欧裔白人的主导族群是英国裔居民,这五国的母语都是英语(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法语,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主要母语是法语),并且上述五国在贸易和人员往来上也极为自由和密切,在国际上构成了这么一个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但是仅仅是大家都是属于这个“盎格鲁撒克逊圈子”这点还不够,世界上的阿拉伯国家有22个,都是属于阿拉伯民族,说阿拉伯语,但是有的阿拉伯国家之间却矛盾很深。虽然在历史上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都是当年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但是美国独立的时间比其他三个都早的多,年原大英帝国在北美大陆大西洋沿岸的十三块殖民地(美国)独立,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作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都是在20世纪才独立的。年,英国确立了在当时世界的霸主地位,持续了近百年。

美国

从年到19世纪末期,这个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的五个国家可以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英国以及它的自治领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并且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20世纪先后独立后依然与英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这三个国家和英国一样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并且这三个国家的君主都是英国国王,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们的非同一般的关系,另一方就是美国。在这段时间,英国领着这三个自治领在当时的世界称霸,而美国则是在美洲忙着扩张领土和提高实力。在此期间,这两方阵营谈不上有多亲密,英国以及加拿大还与美国打过仗。

英联邦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世纪末期,当时英国的实力开始下降,而美国的经济此时开始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英国还要面对后起的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竞争,此时英国与美国开始变的关系密切起来。在一战特别是二战中,英美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关系,携手并肩作战。二战后,英国原有的殖民地纷纷开始独立,英国实力严重下滑,而美国则成为了超级大国,英国为了保持自己的国际地位,英国与美国开始形成了所谓“英美特殊关系”,既然带头大哥都这样了,加拿大、澳大利亚与新西兰也与美国形成了紧密和友好的关系,在二战后的一些重大国家问题上,上述四国基本都是紧跟美国。比如这个五眼联盟,年二战中的英美就试图建立情报联盟,年,《英美通信协定》签订,该协定规定了英美情报的共享,同时规定该协定不能告诉任何第三方,为了增加自己的“话语权”,英国又拉来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先后“入伙”,年这个五眼联盟正式形成。所以上述五国的特殊亲密关系一是因为他们都是属于在族源、历史、语言、传统等领域相近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圈,另一个原因就是国际格局的变化,二战前,这个圈子里英国的实力超然,美国则不断追赶,所以有两个阵营,二战后美国成为了他们当中的超然实力者,而英国的实力则相对下降了很多,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就是这个道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48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