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犯傻和谎言2001年美国防长就说
引言:
自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就成了世界一霸,这一霸,延续了二三十年,余波影响至今。
当了霸主该干啥,答案当时是布武天下,经贸天下,凭借实力肆意横行。
由此,才有了美国在独霸之后的不断战争出现!
在这接连的战争中,伊拉克、阿富汗都陷入战火。
他们是为了推广意识形态,推进民权吗?这个因由或许有。
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制度不如美国意愿的国家多了去了。
就拿曾经让美国吃过大亏的索马里来说,黑鹰坠落之后,美国就一溜烟跑了。
海盗独裁者都不管了,这哪里有半点人权卫士的样子?
比如沙特等国家,他们可都是君主制哦,为何还能跟美国成为盟友交谈甚欢。
更夸张的是,这老美当年可是在智利还有南美不少地方,都扶持过独裁者的哦?
这样的事情,在美国历史上干了不知多少次!
由此可见,所谓的意识形态,民主自由,不是美国考虑的事,唯一让他们行动的只有利益。
基于利益,才有年的阿富汗战争,后续的伊拉克战争,才有全世界拱火到处惹是生非!
(导火索)
一:阿富汗,反恐之名背后的算计
年事件之后,美国行动非常迅速。
一场惨案,让美国人怒了,也让小布什勇了,他们严令塔利班交出本拉登,驱逐基地组织。
反恐这件事,做得当然没错,可别太蛮横啊?
在塔利班回应说:美国只有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本拉登的罪行时,他们才会交出本拉登。
本拉登本人当时也没啥担当,宣称自己跟事件无关!
这接连的表态,还有撇清,让美国愤怒了。
10月7日,英美联军发动进攻,从战略决策上看,这次美国的进攻属于反击,虽然有点急不可耐,但也能接受,但战争从不是以复仇这个单纯的目标为起点的。
这背后有着深远,但或许并不符合美国战略地缘意义的因素在内。
说阿富汗地缘意义深远,是因为帝国坟场虽然土地贫瘠,但战略价值非常高!
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位置的阿富汗,历史上遭遇的入侵都和这战略位置有关。
明面上看,占据这个战略要地,能让美国一石三鸟!
首先:可以在不对盘的伊朗身边弄个钉子。
其次:可以在俄罗斯最为重视的腹地中亚,站稳脚跟释放影响力。
最后:可以建多个军事基地,遏制东方大国的发展。
那个时候的美国,潜在威胁都在阿富汗周边,遏制中东有需要,防备俄国和我们有需要,美国当然愿意干啊?
借助民意沸腾,战争决议通过也会更顺利,不打才有鬼!
随后的战争,美国也是一路势如破竹。
可惜的是,美国却遭遇了无法理解的存在。
二:文化隔阂太深,美国不懂。
打赢了战争的美国,完成了对于阿富汗的占领,开始了治安战的节奏。
但治安战却非常不顺利,这不顺利的根源就在于对对手了解不多。
这点上,美国一点没有吸取曾经英国和苏联的教训。
阿富汗是一个坚韧、顽强的国度,他们的坚韧和顽强,跟宗教信仰有关。在信仰加持下,阿富汗人民的动员力非常强悍,跟这样的对手打游击战,弄治安战,非常难。
愿意无他,只要有思潮的影响,就有不灭的火种,唯一能解决的办法只有二个。
第一种:让阿富汗人民真正改善生活,进而成为美国的拥护者。
第二种:用反人类的方式,消灭抵抗者。
可是这两个办法都不好弄,愿意无他,第一个太费钱,第二个不能干。
在如今的国际环境下,用反人类的方式,消灭抵抗者,无疑是个伪命题。
至于用经济的方式,让阿富汗人生活更好,进而成为美国人的拥簇,也有很多制约因素。
这种方式,美国在战后用了几十年,扶持起了阿富汗政府,希望通过扶持傀儡的方式,进行可持续发展,但所有的制度跟文化还有人都要适配才行。
这天然的制约,还有美国人的私心,让第一个办法几乎毫无效果。
扶持的政府腐败横生,控制力低下,老百姓的生活朝不保夕,为了活下去,没有石油的阿富汗人,只能选择种罂粟,美国CIA还非常给力的当起了中间商。
罂粟种多了,又让治安问题迭起,反而滋生了极端主义,阿富汗的局势就是稳定不下来。
这稳定不下来,并非有人使坏,周边大国对于家门口出现一个动荡的国家,其实是不愿意的,所以在这段时间,都没干太多拖后腿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看,就是美国战前太自信,自以为能解决问题,结果在遭遇困难后发现没办法。
没办法的美国又舍不得走,于是在阿富汗一待就是近二十年,耗费了无数的美元,亏大了。
(美国的野心)
三:伊拉克战争,追溯历史伊朗才是根源。
阿富汗战争持续二十年,一直没弄清白,是美国没想到的。
那么伊拉克战争又是什么情况?我们继续看!
事件之后,美国人就在寻思进攻伊拉克,原因并非是伊拉克跟基地组织有关系。
这点上,从萨达姆的政权是世俗政权,反对政教合一就能看出来。
一个世俗的政权跟极端组织其实是互相看不上的,这让他们失去了合作的空间。
由此可见,萨达姆真有点冤。
那么美国战争的理由是什么?感谢拉姆斯菲尔德的报告,让我们能看清真相。
鹰派拉防长,在当时对于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有不同想法的。
在阿富汗战争前夕,拉防长曾经分析过美军的作战方式,觉得让美军进入山洞追击游击队和恐怖组织是不行的,反而提醒小布什,解决阿富汗问题最好用别的办法,即便有了开战的理由,也别用军队。
(阿富汗战争)
那一刻的拉防长估计预见了阿富汗泥潭的危险,觉得打仗得不偿失。
但小布什不听啊,反而坚持,于是就有了阿富汗战争。
从这个角度看,地缘政治上的影响并非阿富汗战争的主因,报仇才是关键。
说完阿富汗,那么这个拉防长,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态度又如何咧?答案是,非常积极。
年11月,为了伊拉克问题,拉防长专门写了篇报告,全面提及了战争因果。
在这个报告中,追溯了一段历史,也诠释了进攻伊拉克的必然性。
报告中先回顾了曾经的美国和伊朗还有伊拉克的关系,这有助于理顺战争的理由。
美国认知中的伊朗,从不是一个听话的国度,数次侵犯美国利益。
比如年的时候,上任的伊朗首相默罕默德-摩萨台,就用油田国有化方式,侵吞了美国资产,最后被美国颠覆了政权,并在在年扶持起了听话的巴列维政权
这让美国控制了伊朗的石油生产!
可是这控制,在年伊朗革命之后又变了,巴列维政权垮台,伊朗进入了新时代。
上台后的伊朗政府跟美国冲突不断,跟沙特关系也不好,跟伊拉克关系也不好。
一看这个刺头,美国就有了扶持伊拉克的心思。
随后美国出武器,沙特出钱,开始扶持伊拉克遏制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
这就是两伊战争爆发的根源,明面上的原因是伊拉克和伊朗争夺有争议的石油资源。
暗地里的原因,是美国需要棋子,沙特需要打手,共同遏制不受控的伊朗。
(三国相连)
四:海湾战争背后暗战。
持续八年的两伊战争,让伊拉克耗费了无数的石油美元。
打得国库空虚不说,还欠下了大笔的外债,光欠科威特就有亿美元。
一见国库空虚,萨达姆也要想办法啊!
他先是试图说服科威特取消伊拉克债务,可是这么大笔钱,科威特舍不得,交涉无果而终。
一看科威特指望不上,伊拉克又试图说服欧佩克提高油价,通过多赚石油美元还债。
但科威特却拉拢了不少欧佩克国家,否决了提升油价的建议。
这背后,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在中东的利益,还有美国经济利益,也做了不少小动作。
美国的不支持,科威特的各种阻挠,让萨达姆不满了。
穷到只有武器的萨达姆开始考虑进攻科威特。
当时伊拉克和美国关系还行,长达十年的蜜月期,让萨达姆自认为美国不会干涉,但美国数次试探萨达姆口风的举动,还有各种自相矛盾的做派,让萨达姆越来越不满也越来越糊涂!
萨达姆反美和反以色列的言论也越来越多,甚至用化学武器威胁以色列。
这互相试探还有口角和威胁多了后,美国和伊拉克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于是美国开始套路伊拉克,用驻伊大使的口,说出了美国不会干涉伊拉克和中东还有科威特的态度。
这模棱两可的表态,让萨达姆自信地以为,美国不会干涉,于是悍然发动了侵略。
随后的事我们都知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伊拉克一败涂地遭遇沉重打击。
那么美国当时为何不一鼓作气,让萨达姆垮台,直接扶持一个亲美政权出来?
答案是各方博弈还有苏联的存在,让美国稍许收敛了野心。
(停下脚步的老布什)
五:差的那一口气在哪?
对于当时的美国而言,石油是稳定自己霸权的重中之重。
车轮上的国度是美国的别称,经济和石油互动不仅仅是苏联的特色也是美国的特色。
中东要是不稳,影响了石油的产量,是会引发经济危机的。
这点上,年的石油危机就是明证,那一次危机让美国记忆深刻,苏联因为危机赚的飞起,美国和欧洲日本,因为危机开始了产业转移。
这除了此消彼长之外,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
这场石油危机的起点,就和伊朗年的革命,还有石油输出中断有关。
(年的伊朗)
在哪以后,为了中东的稳定,美国开始将大量的资源投射在中东区域,让沙特成了铁杆盟友,让伊拉克也成了盟友。
可伊拉克并非一个听话的主,萨达姆也有一个阿拉伯联盟的心,比沙特心思野多了。
这就让美国担忧了,要是伊拉克成了定时炸弹,爆炸了,伊朗队故事会不会重现?
与其让定时炸弹爆炸,不如拆弹,这就是海湾战争的根源。
可当美国指望一鼓作气彻底解决伊拉克问题时,美国最大的盟友,欧洲国家却表达了反对的意见,至于反对的原因,看战后法国和伊拉克火热的石油交易就懂了。
备受制裁的伊拉克,后续用石油换食品的时候,法国和欧洲国家都是大买家。
(欧洲国家)
仅仅法国一个国家,就吃下了伊拉克出口石油的15%。
除了欧洲国家的反对之外,苏联依旧在的现实,还有国内关于越南战争的阴影,也让老布什停下了进攻的步伐。
因为有另一种方式,一样可以达到目标,那就是经济制裁,加五彩输出。
随后美国开始了对伊拉克长久的经济制裁和五彩输出。
但,萨达姆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在连欧抗美的路上玩的飞起,用石油换食品的方式,出售了大量的石油,还掉了不少外债,还稳稳把控了时局。
美国的经济制裁和五彩输出,一直没有成功。
美国放心伊拉克吗?当然不放心,因为伊拉克军队战斗力依旧不弱!
于是美国就弄了无数核查,在伊拉克四处游走,就想看看伊拉克还有没有实力成定时炸弹。
这中间的拉扯,经过那段时间的国人,应该都有印象就不细说了。
那个时候的伊拉克虽然不满,但还是非常听话的,那么为何美国还不放过伊拉克?
原因则和欧洲有关!
(战争的因果)
六:年伊拉克战争。
年苏联解体了,欧洲的压力变轻了,欧盟也顺势出现,成了世界另一级。
诞生之后的欧盟志气不小,为了经济一体化弄了欧盟,并且跟合作良好的伊拉克,在年达成了用欧元作为石油结算货币的协议。
那一刻的萨达姆无疑是孟浪的,因为石油美元就是美国的底线,只要石油美元稳定,美国的霸权就稳定。
自那以后,美国就各种作妖,科索沃战争,打的欧元汇率一落千丈。
但依旧不放心的美国,看着伊拉克的做派和欧洲的做派,非常不满!
事件给了美国开战的机会,打完了阿富汗之后,美国就在找战争理由跟伊拉克开战。
为此美国甚至专门弄了一个“特殊计划办公室”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搜集伊拉克的情报,找到开战的借口。
但萨达姆在经历打击后,除了用欧元结算这件事干的比较鲁莽,其他事情做的都很小心。弄的美国不断找情报,也找不到伊拉克跟基地组织有关系的证据,也没有所谓的大规模武器。
最后无奈的美国情报机构,只能用一个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有那著名的洗衣粉,当做战争借口。
(洗衣粉和战争)
事后看,这都是刻意制造的假证据。
然后,美国用洗衣粉,就对伊拉克开战了。
战争状况跟阿富汗战争一样,美国一路势如破竹,最后却在文化隔阂下,遭遇极端组织的抵抗,陷入了又一个泥潭。
相对于阿富汗泥潭的泥足深陷,美国在伊拉克的遭遇相对好点。
这好点的根源就是,伊拉克有石油,足以支撑可持续发展,阿富汗没有石油,穷的无边,没什么钱反哺。
这不同就让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的后续也发生了不同。
有石油,有钱的伊拉克,有了一个美国人扶持的政府,虽然依旧问题多多,但相对阿富汗要稳定的多,伊拉克人的生活,也在遭遇战火之后,有了一定的恢复。
这恢复的根源,就是石油美金的助力,反观阿富汗就是另一番光景。
同样的,在拔除了中东不听话的伊拉克之后,美国对于中东的控制达到了新高度。
(中东地区)
而这才是美国的最终目的。
因为美国虽然需要石油,但不是为了消费需要,而是为了货币需要。
要知道年的时候,伊拉克石油出口中,去往美国的也仅仅只有12%,后续的美国更是在页岩油革命之后,成了石油出口国。
不需要石油的美国,打伊拉克,也是一石三鸟。
稳定中东局势是其一,敲打欧盟十其二,炫耀强大是其三。
因为那个时候的美国,真的很强大啊,正因为强大,才需要进一步稳固地位。
用石油美元和通货膨胀,在全世界收割铸币税,无中生有搞钱,这才是高端的玩法。
伊拉克战争,就是促成这一切的关键,至于阿富汗战争,影响力并没有打伊拉克大,反而坏处多多。这坏处就有美军的变化和强大之后的惯性思维!
(战争的惯性)
七:美军的变化和思维惯性。
年和年接连两次的战争,正面战都是摧枯拉朽,一鼓而定,反而是打赢战争之后的治安战,让美国举步维艰。
为了应对治安战,美国不得不改换思路,弄的军队训练啊,作战风格啊,军队装备啊,一个个都为了适应治安战而改变,也让美军的建军思路还有武器装备研发起了改变。
这样的转变,其实对美军是有害的。
原因无他,治安战的烈度非正面自战争可比,长期的治安战争,会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
看似能不断经受锻炼,可时不时被打冷枪,真有那么锻炼人吗?
而且很多耗费巨资的诸如反伏击车这样的装备,也让美军的研发和换装陷入了困局。
(美军反伏击车)
军费虽然多,但也架不住这么花啊,真要换装应对更强大的威胁,就力有不逮了。
除了军队受影响之外,接连的胜利,也让美国多了推广自己制度的野心。
这一切从今日的结果看,都是灾难,但当时的美国不知道啊?
他们一意孤行,在不适合这种制度的地方推广,适得其反后,反而会让无数国家反思,这真的好吗?
所谓民主的基础,一是足够的中产阶级人口,二是足够强大的资本势力制衡,三是人文底蕴跟上。
没有这三点作为基础,诞生的只会是伪民主国家。
今日的伊拉克就是如此,我们南边的邻居印度也是如此,失败是必然。
因为缺少中产阶级的民主,会缺乏实际操作性,缺少足够资本势力制衡的民主,会出现寡头和独裁,缺少人文底蕴的民主,会出现极端思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