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国欠债不还后,竟对债主国发动攻击,24
上个世纪在亚洲地区发生了一场战争,两国分别是伊拉克和科威特。伊拉克为侵略方,缘由是“石油问题”。此前伊拉克正与伊朗交战,长达八年的战争让伊拉克负债累累,当时便向科威特借取资金。在与伊朗结束战争后,此国欠债不还后,竟直接对债主国发动攻击,想把“科威特”吞并成为自己国家的第十九个省,于是科威特战争爆发,由于双方军事力量悬殊,24小时伊拉克便直接将其灭国。
海湾地区的石油存储乃是整个世界的关键所在,当时伊拉克军事力量较强大,想要谋取海湾地区的霸权,便主动发兵攻打伊朗。在战争的过程中伊拉克计算有误,本以为可以用强大的军事武器压制住伊朗,结果大相径庭。为了得到充足的后援,于是向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借钱,这便是日后科威特战争的伏笔。当然科威特作为石油贮备大国,其背后有美国撑腰,所以伊拉克向科威特借钱时,科威特政府没有意识到危险也就答应了。
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整顿国内军事和经济,可这时其他国家却来向伊拉克讨债。科威特政府先后几次向伊拉克讨债结果都是无功而返。这个时候伊拉克“恶向胆边生”,科威特作为伊拉克东南方向的小地方掌握着丰富的石油,于是伊拉克政府把心思放在了科威特身上。年,8月1号伊拉克与科威特在石油问题上没谈拢,具体内容估计是伊拉克向科威特买石油,之前借的资金一并算进去之类的不平等协议。其实就是当时的伊拉克政府单方面挑事,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威特自然拒接。接下来便是伊拉克全面入侵科威特。
科威特的国土面积很小,其国内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石油,因其是海边国家在出口经济上占很大优势,所以在中东国家中算是富裕的,这也成为了其他国家眼中的“香馍馍”。伊拉克正是看中了科威特丰富的石油打算占为己有。但是不要忘了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又怎会只有一个国家惦记呢。美国身为当时世界的霸主,早以把科威特里的石油当成自己国家的资源。明面上虽然不能争夺恐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那暗地里可以和科威特形成交易,进行经济往来。
而伊拉克突然发动攻击让科威特王室始料未及,这也让科威特王室死伤惨重,最后不得不逃入阿拉伯境内。在后来,美国便出动兵力攻打伊拉克,以美国为主的国家动用现代化军事科技很快制服了伊拉克军队,让处在弱势中的科威特得以生存下来。这场战争又为美国日后向伊拉克发动的第二次战争埋下伏笔,为彻底消灭萨达姆政权做了铺垫。
最终伊拉克的自负不但得罪了周边国家,得罪了世界大国,而且得罪了被战争伤害的人民群众。所有战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利益”,尤其是在“海湾地区”这个石油丰富的地方。但究竟是“和平”的合作所带来的利益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还是战争下所掠夺过来的资源能够让人们更加幸福满足,这是一个世纪问题。历史告诉我们伊拉克在战争中,伊朗那边没取得一点好处,科威特那边同样如此,最终伊拉克自身还伤痕累累,所以暴力是解决了问题还是滋生了问题,这个问题需要人们一起去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