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资源丰富,希特勒为什么没有趁机入
中东,大致位于地中海东部与南部一带的地区。这个地方可以算是得天独厚了。其他地方找不到的资源,这里都特别充足。随便几个国家,如沙特、伊拉克、科威特等,都曾靠丰富资源而迅速崛起。在历史上,这里也兴起过奥斯曼帝国这样辉煌的国家。不过,在二战时期,当时的希特勒却没有入侵这里。这是为什么呢?第一点:当时中东地区的国家,跟德国之间的关系,并不算太差。有一些国家,甚至愿意跟德国亲近。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中东这个地方,过去是英国跟法国的殖民地,当年饱受压迫和虐待。对英国跟法国,自然不会有太多好感。德国现在不仅在跟英国、法国交战,而且德国跟英、法两国不同,他们过去没有掠夺殖民地的传统。这一点,让他们跟中东国家交往的时候,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恩怨情仇。交往起来,也更简单、方便一些。而且,当时的中东国家,也有好几个,如土耳其,是秉持着中立的立场。这样一来,就不是站在德国的对立面。况且,在某些必要时刻,这些中东国家还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援助。面对这种情况,德国何乐而不为呢?第二点:对德国来说,他们的整体战略目标并不在中东。当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平欧洲以后,把自己的目标主要放在了北非跟苏联。尤其是苏联,这两个国家虽然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跟对方的一战,是迟早要打的。而且,当时德国还看上了苏联的巴库油田。这个油田位于苏联西部的高加索地区,是一个重要的产油地带。石油,对于热武器的战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德国“闪电战”的经典,背后是石油源源不断的供应。但在整个二战时期,石油短缺,也一直是德国的困境。如果得到巴库油田,不仅苏联人得不到,德国还能赚到一大笔。这种损人利已的事情,在战争中最受欢迎。一开始时,德国以为自己能快速的打一场漂亮仗。结果被牢牢的粘在苏联,一个个精锐师团都深陷苏联的积雪中。北非战场上,德国也不能取得压倒性优势。隆美尔再能打,也起不到什么扭转性作用。一个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双方不断陷入胶着状态。即使德国对中东有兴趣,也是心有余,力不足。第三点:当时的中东地区,还不是主要的产油地区。也就是说,他们的资源,还没有被发掘出来。当时欧洲大陆的石油产出,除了苏联那个巴库油田外,更多的是依靠伊朗一带、罗马尼亚这些地方。中东能够成为后来的产油中心,还得往后挪。到了二战以后,大概60年代左右,才慢慢发现了石油,最后走向发家致富之路。不过,如果我们看中东的地理位置,还有它周围国家的兵力分布就会发现。即使中东有石油,德国想要拿走,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因为中东的石油,基本要走苏伊士运河。可这个地方,早就被英国人死死守住。想要从这里过,光留买路财可不够,恐怕还得留脑袋。当然了,如果真的有石油。恐怕德国拼死也不会放弃。铁定要闹个天翻地覆。要知道,当年为了抢夺罗马尼亚的石油,英国跟德国之间,没少明争暗斗,光是间谍、军队,都互相派了不少。如果当年中东的石油被提早发现,真不知道会对二战发生什么影响?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东民族主义的发展》
上一篇文章: 周日14场中国切尔西做胆,利物浦罗马 下一篇文章: 大家为什么总是对中国足球失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