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知名APP成奴隶买卖温床,BBC
在谷歌、苹果应用商店上的App以及Instagram等硅谷知名App上,存在着一个全球网上奴隶市场。
“她很听话,你可以叫她清晨5点起来干活……”
在科威特的大街上,你看不到这些女佣,她们被没收了护照和手机,被人藏在门后无法离开。
可拿起智能手机,你就可以滚动浏览她们的照片,成千上万张,按年龄、种族、性格、来源等分类,不同类别不同的价格等级,让人以几千美元的价格购买……
成千上万的妇女通过应用程序被当作家佣出售
11月2日,英国BBC推出题为《买卖家佣:硅谷的网上奴隶市场》的深度调查报道,揭露在谷歌GooglePlay、苹果AppStore上的App以及Instagram等硅谷知名App上,存在着一个全球网上奴隶市场,成千上万的女性通过App被当作家佣出售,只要花几千美元就能购买“人”来当奴隶,甚至还有人靠倒卖奴隶来赚取差价。
1
硅谷“打造”
网络黑市倒卖“奴隶”女佣无人权向商品一样流通
近日,BBC卧底记者在科威特进行的调查发现,美国硅谷“打造”了一个网上奴隶买卖黑市,有人在黑市上买卖帮佣,产业蓬勃发展。
而这项买卖可以通过谷歌应用商店(GooglePlay)、苹果商店(AppStore)提供的App,以及在脸书旗下的Instagram上由算法推动的话题标签来实现。联合国当代奴隶问题特别报告员乌尔米拉·博呼拉将其称之为“网上奴隶市场”。
报道称,在科威特等中东国家,只要拿起智能手机,就可以滚动浏览这些“奴隶”的照片,成千上万张,不同类别提供不同的价格等级,只要花几千美元就能购买“人”来当奴隶。
她们的照片在社交媒体上被播放,并根据年龄、种族、性格、来源等精确标签进行过滤。这个迅速发展的生意的目标客户不仅在科威特,而且在几个海湾国家中也广泛存在。它的目的是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购买佣人,通常最后沦为奴隶。
科威特网上形成贩卖人口黑市
报道称,倒卖“奴隶”的生意在黑市也十分火爆,甚至有人专门靠此牟利。比如,通过App挑选,以美元的价格买下一个女佣,然后以美元的价格卖出去,倒卖一个女佣就可赚美元(约合人民币元)。
2
魔鬼在人间
警察也在网上出售女佣“女性像私人财产一样被买卖”
90%的科威特家庭都雇有家佣,家佣一般为女性,来自比较贫穷的国家或地区,她们背井离乡,图的不过是挣钱养家糊口。然而,现实是,这些女佣被当作商品,在各种互联网平台上被买来卖去。
BBC卧底团队假扮一对刚到科威特的夫妇
近日,BBC卧底团队假扮一对刚到科威特的夫妇,采访了57名App的用户,并走访了十几名试图通过一款名为4Sale的流行App向他们兜售家政服务的人。
“她很听话,你可以叫她清晨5点起来干活……”这是一名用户对其在售“奴隶”的描述。这些用户收起女佣的护照,甚至利用Instagram、获得Google、苹果批准的App以及中东的二手交易App等途径非法贩卖外佣,令网络沦为贩卖人口的温床。每年有数千名女佣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当成财物般买卖,其中有受害人年仅16岁。
这些用户把女佣当做奴隶,几乎每个人都主张没收女佣的护照,并让她们很少或根本无法使用手机。卧底团队经常听到这样的评论,“非洲佣人有笑容还干净,尼泊尔佣人会提要求争取休息时间,印度佣人最脏”,用来形容这些女佣。
“4Sale被设计用来帮助买家和卖家在移动平台上找到对方,”该App在苹果应用商店的描述中解释道。该App自称是“科威特最大的销售网站”,拥有多万活跃用户和多万广告。
对于买卖女佣业务,让用户可以根据种族进行筛选,不同类别提供不同的价格等级。用户以这些女性的“所有者”自居,剥夺她们的基本人权,比如不给她们放假,“一天、一分钟,甚至一秒钟都不行。”
参与贩卖人口的警察
有一名警察用户也知法犯法参与人口贩卖,他在介绍自家女佣的时候说:“相信我,她人很好,笑起来很友好。即使让她工作到凌晨5点,她也不会抱怨。”他还“好心”提醒BBC卧底夫妇记得收起女佣的护照,“不要给她护照,你是她的赞助商,为什么要给她护照?”
联合国当代奴隶问题特别报告员乌尔米拉·博呼拉说,“这是现代奴隶制的典型例子。我们在这里看到,这些女性像私人财产一样被买卖。”
3
被售女佣
“科威特真是地狱”护照和电话被没收还不能休息
BBC的卧底夫妇选中了16岁的帮佣女孩法图。据介绍,法图从西非的几内亚被卖到科威特,已经做了六个月的女佣,而科威特的法律规定,帮佣必须年满21岁。法图的雇主这样推销她:没有休息时间,护照和电话被没收,不允许独自离开房间。而这些在科威特都是非法行为。
BBC记者将法图的案件交给科威特政府处理。科威特政府采取行动时,法图已经被卖到另一个家庭,幸好她最后被找到并被送入官方庇护所,现因未成年已遣返回国。
BBC团队跟随法图回到了她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家
后来,BBC卧底团队跟随法图回到了她在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家。法图透露,自己在科威特工作9个月期间曾为3个家庭打工,但只获得两个月工资,“他们会骂我,称我做动物,我很受伤很不开心,但我无能为力”。
如今,法图回到了几内亚的学校继续校园生活。“我很开心,现在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生活好多了,感觉从奴隶制中被解放回来了。”法图说。
卧底团队发现,在几内亚,每年都有数百名妇女被贩卖到海湾国家做帮佣。一名做过女佣的几内亚女性说,“科威特真是个地狱。”另一位说,“那里的房子非常糟糕,睡不成觉,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
4
背后原因
中东“卡法拉”制度造成劳资双方极不对等地位
在科威特等多数中东国家,帮佣由中介机构带进这个国家,然后在政府注册。潜在的雇主向中介机构支付费用,成为帮佣的正式担保人。在这种被称为“卡法拉”(Kafala)的制度下,帮佣不能辞职,必须担保人给予“许可”才可以换工作,也不能在没有担保人许可的情况下离开这个国家。
Kafala是阿拉伯语“赞助、资助”的意思。也就是说,跨国劳工需要雇主的“资助”和雇佣来提供合法签证以及在该国的居留权。该体系长期以来遭受广泛批评的一点,就是它造成了劳资双方极不对等的地位,劳工方不得不卑躬屈膝甘受雇主的压迫以拿到签证和居留权,雇主压迫、剥削劳工的现象在中东尤其是海湾国家随处可见。
最近,一些海湾国家,例如卡塔尔,已经取消了这种做法,但这种虐待现象仍然很普遍。而科威特是海湾国家中对家佣保护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禁止家庭聘请21岁以下佣工,违者可判入狱6个月。不过,不法之徒通过不同App买卖人口,形成没有监管的贩卖人口黑市,估计每年有数以千计女佣被买卖。
像4Sale这样的App可以让雇主将帮佣的赞助权卖给其他雇主,从中获利。这个程序绕过中介机构,创造了不受监管的黑市,令女性更容易受到虐待和剥削。
令人震惊的是,这种网上奴隶市场不仅仅在科威特才有。调查发现,在沙特阿拉伯,成千上万名女性在一款名为Haraj的流行App上被买卖。在脸书旗下的Instagram上,还有数千名女性被买卖。
其中,海湾地区外籍女佣的困境已经引发了国际争议。年2月,科威特警方发现29岁菲律宾女佣乔安娜陈尸于冰箱内,死亡时间超过一年。
受害者乔安娜生前遗照
命案曝光之后,乔安娜生前遭雇主苛待、不给饭吃、一年只能跟家人通话三次等离谱待遇也被揭发,验尸官证实乔安娜生前曾遭殴打至肋骨断裂。乔安娜虐杀案件甚至上升至国家外交危机。震怒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实施了一项禁令,禁止菲律宾女佣前往科威特,甚至大手笔包机让至少1万名在科威特的菲律宾女佣免费返国。
5
各方回应
涉案科威特警察被调查美国律师要告苹果和谷歌公司
联合国当代奴隶问题特别报告员博呼拉表示:“他们正在推动网上奴隶市场。不管是谷歌、苹果、脸书还是其他公司,托管了这样的App,就必须承担责任。”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博呼拉
对此,科威特政府表示:“正在与这种买卖行为作斗争”,并坚称将“严格审查”这些App。据悉,科威特政府已正式传唤几个社交媒体账号的所有者,这些账号被用来将家政工人贩卖为奴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采取重大行动,也没有任何法律行动来对付出售法图的人。
科威特公共人力部门负责人穆巴拉克·阿齐米表示,他们正在调查BBC报道中提到的一名妇女,她通过一款App将几内亚16岁女孩法图出售,此外报道中提及的那名警察也正在接受停职调查。
美国国际律师莫特利接了法图的案子,呼吁对那些参与贩卖法图的人提起刑事诉讼。她表示:“我认为,App开发者肯定需要为法图提供赔偿,包括苹果和谷歌。苹果商店宣称对上架的一切内容负责。所以我们的问题是,这种责任意味着什么?”
BBC调查发现,在谷歌和苹果批准和提供的手机应用上存在在线奴隶市场,包括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女性被通过诸如“#女佣转让”或“#女佣出售”的标签出售。科威特政府表示,相关人员已被要求撤下他们的广告,他们还被迫签署了一项法律保证,承诺不再参加这项活动。
Instagram表示,在与BBC联系后,他们也采取了行动,已删除了Instagram上的相关内容,并将阻止用于在线奴隶市场的新账户创建。
BBC采访团队就此调查结果联系了App和科技公司,4Sale随后取消了帮佣一栏,脸书也禁止了标签“#买卖女佣#”。沙特的HarajApp没有置评。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都告诉BBC,App商店不允许买卖帮佣的行为,他们正在与App的开发人员合作,以更好地防止此类非法活动在平台上发生。
对硅谷知名App现“网上奴隶市场”,
女性被标价出售,
......
对此,美国律师要告苹果和谷歌公司,
你怎么看?
综合自:华商报、八万理、BBC调查节目
编辑:林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