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瑾入行33年不恋爱与亲哥哥约定不结婚
她是《欢乐颂》里赵启平医生的老妈,带着眼镜挽着儿子出现在曲筱绡面前,一个严肃、清高的知识分子形象扑面而来;
她又是《都挺好》里苏明玉的母亲赵美兰,骂女儿、骂丈夫、偏心小儿子,将一个重男轻女、强势、刻薄的小市民表现得淋漓尽致;
她还是《知否》里齐小公爷的母亲平宁郡主,为了保护家族,她亲手拆散儿子和明兰的婚事,为了保全性命,她不惜在大庭广众之下装疯卖傻,既有心机、又很能豁得出去。
这一个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都是由一个叫陈瑾的演员扮演。
更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被称为是“母亲专业户”,但陈瑾直到57岁也没有谈恋爱、没有结婚生子。
但却有一个男人承诺会照顾她终身,这是什么情况?
陈瑾出生在60年代的济南,她的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是一名话剧演员。
陈瑾原名叫陈谨,她还有一个亲哥哥,名字叫陈准。
谨慎、准确,足以看出父母对两个孩子的期许。
因为父母都是军人,陈瑾和哥哥从小就在部队大院长大。
当年,“大院子弟”都和王朔小说中的人物大同小异,孩子们异常团结,经常聚在一起调皮捣蛋、玩各种游戏。
但陈瑾和哥哥却对这种集体活动不屑一顾,也因此成了大院孩子里的“异类”。
尽管不被集体接纳,但陈瑾和哥哥却自成一派,他们经常去一些无人感兴趣的地方,在那儿自娱自乐。
也许正是童年的这种经历,让陈瑾养成了一个人独处的习惯。
因为母亲职业的原因,陈瑾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很早陈瑾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长得并不算漂亮。
没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做敲门砖,想当演员无疑是异想天开。
但陈瑾有自己的想法,她毅然报考了山东艺术学院的戏剧系。
用她的话来说:戏剧上妆浓,正好能遮住我的大四方脸。
也许是家庭遗传的艺术细胞,陈瑾进入大学后,表现出了卓越的戏剧天赋,每年的奖学金拿到手软。
毕业后,陈瑾轻轻松松考入话剧团,没多久就因为一部叫《雪峰恋》的戏剧,引起了很多导演的注意。
在导演们看来,能将戏剧演好的演员,再转影视剧,简直是小菜一碟。
年,陈瑾尝试接触影视剧,先后出演了《潮起潮落》、《山不转水转》等剧。
没想到,这几部剧上映后叫好又叫座,还拿到了好几个国内有分量的奖项,陈瑾一下子出名了。
那段时间,陈瑾很是风光。
哪怕是去单位的洗澡堂洗澡时,都不时有人过来打招呼,这也成了她当时“甜蜜的负担”。
但好景不长,就在陈瑾准备在娱乐圈大展拳脚时,却没有剧本再递了过来。
很多时候,导演打电话让她过去试戏,但看到本人或者做完剧中造型,都只说一句:“回去等通知吧。”
然后再也没有了音讯。
陈瑾很纳闷,在她的三番五次“纠缠”下,有一个导演说了实话:“你本来长得就不算漂亮,现在又那么胖,还怎么上镜?
原来,陈瑾对待演戏十分较真,经常为了一个角色揣摩到夜里两三点。
饿了就随手摸出零食,一边吃一边想,没想到因此体重蹭蹭上涨。
陈瑾听了不开心了,她想,既然我不能让你们满意,你们也不能让我满意,那就算了。
于是,陈瑾决定换赛道,她很快进了工艺美院学习服装设计,打算转型当设计师。
学了半年服装设计后,陈瑾的心里一直放不下演戏。
而且换位思考,陈瑾自己也觉得,体型不好拍出来确实不好看,毕竟人上镜后比实际体重还要胖十斤。
为了减肥,陈瑾开始了疯狂的“自虐”行为。
有好几年的日子,她每天只喝一杯咖啡,或者吃一个桃子,主食更是完全杜绝。
而且还经常去游泳、做高温瑜伽。
曾有同行好奇地问她:“一天吃一个桃子真的不饿吗?”
陈瑾回答:“猴子也这样吃,不是活得好好的。”
(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效仿这种行为,这样对身体有害)
就这样,靠着对表演热爱的信念,陈瑾硬生生地把自己的大四方脸瘦成了如今的巴掌小脸。
瘦了之后,陈瑾自信地站在了导演面前,戏约也开始纷至沓来。
那几年,她先后出演了《校园先锋》、《横空出世》、《十八洞村》等优质的电视剧,还拿下了“飞天奖”、“华表奖”、“白玉兰奖”、“百花奖”等各大奖项。
尽管拿奖拿到手软,早早就实现了职业生涯的“大满贯”,但陈瑾却是戏红人不红。
直到现在,说起“陈瑾”这两个字,大众还是感到些许陌生。
对此,陈瑾这样解释:首先是她的长相让人有距离感,不够亲切;
而且除了拍戏,她不参加任何商业化的活动,也不接任何广告。
尽管一直不温不火,但陈瑾对自己的状态却很满意。
用她的话来说: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里,我永远也赢不了,所以不必去追风,我就成为我吧。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陈瑾演不了女主角,只能演一些“妈妈”类的角色。
在娱乐圈,大部分女演员都很抗拒承认自己“变老”的事实,
林心如、大S等明星,都表示不会接“妈妈”类角色。
但陈瑾在最近三年里,却演了六七部“妈妈”的角色。
她很坦然地表示:“我活在当下嘛,我这个年龄,当然我就是演这样的一些母亲,这样的一些角色,这样的人,我觉得也很丰富。”
即使都是“妈妈”,陈瑾在《欢乐颂》、《都挺好》等剧中的表演也不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相反大家都称她是“剧抛脸”。
因为连续几部剧大火,别人都说她会挑本子,但陈瑾却表示,自己在演这些剧之前,根本不知道会火。
而且,如果不是因为生活的压力,40%的剧本她都不会接。
陈瑾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57岁的她,是一个坚定的不婚不育者。
娱乐圈向来是绯闻滋生的温床,但说来也是神奇,陈瑾入行30多年,从未谈过恋爱。
而且她的亲哥哥陈准,也没有恋爱结婚。
和妹妹一样,陈准后来走上了艺术的道路,目前他是业内知名的摄影师,曾为很多明星都拍过照片。
陈瑾说,他们兄妹俩都是独立惯了的人,另一半未必受得了他们。
而且,不管成不成立家庭,有没有孩子,人这辈子,始终是和自己相处。
一个没有恋爱、没有结婚、没有生育的女人,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她是个将会孤独终老的“可怜人”,是个人生的失败者。
但陈瑾却想得很通透,她说,从小自己和哥哥就是大院的边缘人物,年轻时她想,就是要与众不同,凭什么我的思想要被别人牵着走?
面对兄妹俩的选择,父母也给予了支持。
但是,当88岁的老父亲躺在病床上,需要陈瑾天天守在身边照顾时,陈瑾突然想到,以后等她和哥哥老了,谁来照顾他们呢?
哥哥陈准似乎看出了妹妹的心思。
有一次陈准吭吭哧哧告诉妹妹:“我希望自己能活得比你久,这样我可以照顾你。”
陈瑾听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其实,她也有同样的想法。
面对未来,陈瑾现在只有一个恐惧,她害怕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生活无法自理,到时候还要拖累哥哥。
如今,陈瑾除了努力拍戏挣钱,争取让她和哥哥过上体面的老年生活外,最大的兴趣就是收藏珠宝。
早在90年代,陈瑾就用自己拍戏一年的收入,狠心买下了一个翡翠镯子,如今镯子翻了十几倍不止。
后来有了点钱后,陈瑾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珠宝设计工作室。
她在世界各地淘回来的奇珍异宝,都会送到这个工作室进行二次加工。
工作室的设计师说,每次陈瑾过来,就提着一个大塑料袋,而那些宝贝,就被她随意扔在塑料袋里,让她们心疼不已。
之前,陈瑾在接受鲁豫采访时,就将鲁豫带到自己的工作室参观。
陈瑾拿出一个筐,随便从里头扒拉出一件饰品,就让鲁豫爱不释手。
陈瑾说,自己家里还有一个放首饰的柜子,鲁豫好奇地问:“柜子有多大啊?”
陈瑾却笑而不语。
有事业,有哥哥,有珠宝,陈瑾的生活想必是十分圆满了。
30年坚持不吃主食、不结婚、不生育,陈瑾的自律、独立和勇气让人敬佩。
她不跟风,有主见,走自己的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也许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没有结婚、没有孩子的人生终究是不完美的。
但是,谁又能保证,生命的轨道只有一条,而且那一条就是正确的呢?
幸福是什么?
科威特作家穆尼尔·纳素夫曾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如果一个女人,从做妻子和母亲中获得了人生的价值,那么她是幸福的;
如果一个女人,从做职场上雷厉风行的女强人中获得了人生的价值,那么她也是幸福的;
如果一个女人,从做自己中获得了人生的价值,那么她还是幸福的。
选择不同,承担的后果不同。
选择家庭和安逸,就要做好失去任性做自己的机会;
选择自由和独立,就要承担没有大后方作保障的老年生活。
“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多年前,作家茨威格早就一语道破真相。
在《鲁豫有约》那期节目里,鲁豫最后问了陈瑾一个问题:
“如果你能做一个更加主流的女性,生活是不是会更容易一点?”
陈瑾说:“我不想进入主流,因为我对这没什么太大兴趣,人始终都是孤独的,自由是什么,自由是孤独地站立,不依恋不惧怕。”
佳人遗世而独立,自在最重要,愿一切安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如果您喜欢此文,不妨点击右上角“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