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称是萨达姆的儿子的人走红,令萨
年3月初,萨达姆政府和伊拉克都处在紧绷状态,战争就快打响。在这紧张时刻,各种消息层出不穷,其中有一条消息引起了全球大范围的骚动:一个自称是“萨达姆的儿子”的人出现在大众面前,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而这个“萨达姆的儿子”干了一件大事,他将萨达姆的长子乌代的种种罪恶行径公之于众,舆论一片哗然。
这个自称是“萨达姆的儿子”的人名叫拉蒂夫·叶海亚,从姓名上看和萨达姆并没有多大关系,倒是这个自称会让人误以为拉蒂夫是萨达姆的“私生子”。
这个自称是“萨达姆的儿子”的人之所以很红,是因为他写了一本回忆录,叫《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重点字眼:“曾是”,那是因为拉蒂夫和萨达姆的长子乌代长得很像,而且他还曾经连续4年当过乌代的“替身”。
关于萨达姆和乌代有众多替身的传闻很多,但当有一个人勇敢站出来承认“我就是乌代的替身”,而且还将乌代的罪恶都全部抖了出来,这自然会吸引无数人的目光。
乌代的替身
在拉蒂夫·叶海亚的回忆录中,他出生于伊拉克的名门望族,有幸与萨达姆长子乌代一起在“巴格达男校”的一个班级里成为同学。拉蒂夫比乌代大1岁,因为他们两人长得很像,同学们常常也分辨不清他们谁是谁。
在拉蒂夫的眼里,乌代从中学时就是一个劣迹斑斑的坏学生。乌代喜欢美女是出了名的,而中学时的乌代就经常把女朋友带到教室里去,搞得乌烟瘴气。而一个老师因批评了乌代,便被炒鱿鱼了。
年,拉蒂夫从巴格达大学毕业,并获法学学士学位,之后他便参军入伍了。没想到的是,第二年,厄运便向他招手。
乌代找来和他长得很像的拉蒂夫,问他:“是否想做萨达姆的儿子?”
也就是做乌代的替身,过着乌代过的生活:开豪车、喝酒抽雪茄,同时还能接触到伊拉克的权力最高层。
拉蒂夫出身好,又受过良好教育,自然也高傲,面对乌代的无理要求坚定拒绝了。
然而乌代却将拉蒂夫囚禁起来,关在一所监狱的“红房间”里,长宽高各一米的小格子里,简直把他当做困兽一样对待,而且那狭小的地方所有的东西都是红色的,连灯也是红的。这样的环境逼得人发疯发狂。
乌代每天都到“红房间”来看拉蒂夫,问:“想没想好我给你的新工作?”一连7天,都是这样的问题,不过拉蒂夫还是不愿低头。
最后乌代使出了杀手锏,说:“如果你不答应的话,我就把你妹妹也带到这里。”
很明显,乌代是想当着拉蒂夫的面,羞辱后者的妹妹。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其残酷的事。于是,拉蒂夫不得不答应乌代的要求。
要成为乌代的替身可没那么容易,拉蒂夫虽外表像乌代,可是行为、表情却不同,很容易露馅。既然乌代已经选好了替身,那就要花重金和精力去打造这个替身了。
最开始,就让拉蒂夫看乌代的录像带,模仿其举止、动作和表情。为了让拉蒂夫深入融入到乌代的身体和灵魂中去,还让前者看了许多乌代下令折磨伊拉克人的录像带,比如受害者被钉在旋转的电扇、被绑在电热器上、被电锯锯死......
还有乌代绑架、强奸那些引起他注意的美女们的事。
画面太残忍,让拉蒂夫这么一个大男人噩梦不断。这是对他的洗脑,让他从骨子里彻底变成乌代那样的恶魔。
为了让替身完美,乌代还强迫拉蒂夫做了牙科整形手术。
拉蒂夫·叶海亚
乌代
从照片上看,乌代和拉蒂夫还真的很像,不过乌代毕竟是乌代,眼神中流露出的狂妄和桀骜不驯,不是拉蒂夫这个“替代品”可以模仿的。
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拉蒂夫正式上岗了。然而此时他才知,乌代并没有将这事告诉给萨达姆。
乌代来了一个先斩后奏,见替身已经被打磨得无比完美后,这才带着拉蒂夫去见萨达姆。
要见萨达姆可没有那么容易。进入其官邸前,拉蒂夫就通过了一系列的古怪程序,比如看他是否携带毒药,还要从保镖手中接过干净的袜子换上才能够进入萨达姆的办公室。
萨达姆仔细打量着这个“赝品儿子”,表示还算满意。萨达姆一开金口,这就意味着拉蒂夫可以在一些公开场合假冒乌代出席了。
作为乌代的替身,拉蒂夫享受着奢华生活,开名贵的跑车,穿高档的服装,喝法国干邑,抽进口雪茄。这是无数人都羡慕的生活,拉蒂夫也享受着,同时也担惊受怕着。
拉蒂夫会成为乌代的出气筒,受尽虐待。他回忆说:“乌代曾经拿铁棍打我,用烟头烫我,而这些都是毫无理由的,只是因为当时他想打人而已。”
同时拉蒂夫还要有“职业操守”,替代乌代,把自己置身于各种危险之中。
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乌代怕上前线会战死疆场,于是让自己的替身拉蒂夫到前线督战,顺便掠夺财富。拉蒂夫福大命大,躲过了9次暗杀,还从科威特弄回来价值1.25亿美元的东西。不过事情败露后,乌代就让拉蒂夫当替罪羊,在伊拉克国家电视台公开认罪,说是自己因为利用与乌代相貌相似谋取私利。
拉蒂夫终于受不了毫无理由的虐待和无数未知的危险,于是趁年海湾战争全线溃败期间,趁着萨达姆和乌代等人无法顾及他的时候,悄悄逃出了乌代官邸,开车逃到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地区,最后飞去了英国。
待乌代反应过来,便派出杀手追杀拉蒂夫。幸运的是,拉蒂夫4次逃脱了追杀,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隐姓埋名,定居在爱尔兰。
蛰伏多年的骗子
逃出伊拉克,在爱尔兰隐姓埋名的拉蒂夫娶了一个爱尔兰妻子,生活过得还行,不过他对自己被迫成为乌代的替身的遭遇并没有释怀。
拉蒂夫在奥地利维也纳结识了澳大利亚记者卡尔·温德尔,向他讲述了自己与乌代的故事,于是温德尔执笔整理成书,也就是拉蒂夫的回忆录《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
早在年,《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一书便出版了,不过当时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拉蒂夫也未能以“萨达姆的儿子”、“乌代的替身”一举成名。
不过,拉蒂夫似乎一直都在等待一个出名的时机。
年,正当伊拉克局势越来越紧张之时,德国的戈德曼出版社以兰登出版公司的名义再次推出了《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一书,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关系,拉蒂夫这次靠这本回忆录翻身了。
拉蒂夫的“悲惨命运”得到了太多人的同情,这个自称是“萨达姆的儿子”的人迅速走红,因为他的回忆录,乌代遭了殃,成了很多人都痛恨的恶魔。
伊拉克战争最终还是爆发了,萨达姆政府被推翻,萨达姆躲了起来,而萨达姆的儿子乌代和库赛在这年的7月被美军击毙了。
萨达姆政府垮台了,乌代死了,拉蒂夫终于敢站出来,在媒体面前揭露乌代的种种罪行,他含泪说:“乌代毁了我,他迫使我远离我的祖国、我的家庭、我的语言、我的宗教。”
拉蒂夫成为各大媒体的座上宾,他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赚得了无数人的同情,而罪魁祸首乌代也成了众矢之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此时推出拉蒂夫的回忆录《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是在给伊拉克做反面宣传,目的就是要搞臭萨达姆和乌代。还有人认为拉蒂夫的回忆录的真实性,毕竟,萨达姆在逃,不能发声,也不知他到底承不承认拉蒂夫这个“儿子”,而乌代已死,拉蒂夫对他的控诉和披露到底是不是真的,也成死无对证的事。
不过,似乎很多人愿意相信拉蒂夫回忆录记录的事,乌代就是一个人间恶魔。
然而一年后,拉蒂夫.叶海亚却被贴上了“骗子”的标签。
年7月,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称,有一份伊拉克秘密警察的报告文件浮出水面,证明《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这本回忆录是杜撰的,而拉蒂夫.叶海亚根本不是乌代的替身,他就是一个骗子。
这份伊拉克秘密警察的报告显示:拉蒂夫.叶海亚不是乌代的中学同学,所以说乌代不可能认识他。而拉蒂夫确实有参军,没多久便离开军队,并不是他被乌代选中为“替身”,而是成为伊拉克陆军部队的一名逃兵。
成为逃兵的拉蒂夫,仗着自己和乌代相似的外表,开着一辆从科威特人那里买来的一辆带有几根天线的蓝色奔驰车,还弄到了几个假牌照,刻意模仿乌代的穿着和发型,甚至假冒乌代之名到处去招摇撞骗,勾引年轻漂亮的女孩儿。
拉蒂夫勾引过一个叫纳迪亚的女理发师,他把女孩儿哄得团团转,女理发师以为自己真的成了“伊拉克大太子”的情人,还把冒牌太子爷介绍给自己的朋友们。
拉蒂夫除开骗女人,也会骗男人。他还曾前往科威特,胆大包天地在伊拉克军队中招摇撞骗,他还向两名伊拉克军官许诺,可以将他们调回巴格达。
骗子拉蒂夫终于被抓住了。
当乌代得知这个消息时,很感兴趣,想看看那个敢冒充自己的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乌代去审拉蒂夫时,后者吓得直发抖。乌代问为什么要冒充他?
拉蒂夫不愧为一个骗子,谎话张嘴就来:“我冒充您是出于对您的热爱和钦佩。”
其实当时拉蒂夫的胡子已经长得很长,邋里邋遢的,看着一点也不像乌代。连乌代自己也说:“你看上去一点也不像我,你没我高。”
拉蒂夫有一张能言善道的嘴,不断地说着恭维话。还别说,乌代还真的喜欢拉蒂夫拍的马屁,觉得这个胆大厚颜的骗子很有趣,便决定放了他。
乌代不追究拉蒂夫,不过有一个条件:以后不要在他常去的地方露面,否则绝不宽恕。
不过,骗子毕竟是骗子,招摇撞骗尝到好处后,哪能见好就收。
一周后,乌代又在巴格达的一家宾馆遇到了拉蒂夫。这次乌代严厉警告他,说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兴许,拉蒂夫.叶海亚是真的怕了乌代。在年11月从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山区逃走了,后来在爱尔兰定居。
拉蒂夫.叶海亚由一年前的媒体红人,变成了被人怀疑和否定的骗子,但他从不承认自己假扮乌代,也不承认《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一书为杜撰的,他反驳说:“我怎么可能知道萨达姆宫殿里每一间屋子的情况?这些人都是垃圾。”
然而,伊拉克官员却笑着说:“如果他与乌代和萨达姆的关系那么近,那他为什么没成为伊拉克反对派的目标。他的故事只是故事而已。”
拉蒂夫.叶海亚的《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到底是不是杜撰的故事,众说纷纭。不管故事是真是假,并不能妨碍人们对乌代的想象,也许是经人误导后想象而成的“恶魔形象”。
在年,美国便上映了一部叫《魔鬼的替身》的电影,电影就是根据拉蒂夫.叶海亚的《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改编而来的,毫无疑问,电影里的乌代就是人间恶魔。
不管拉蒂夫.叶海亚是不是骗子,有没有杜撰《我曾是萨达姆的儿子》一书,他都已成为了一个名利双收,活得很好人,而萨达姆和乌代已经成为了无法开口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