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F35战斗机被雷劈了,被判定为A级

飞机在天空中飞翔,如果此时雷电交加,飞机能够避雷吗?雷电会把飞机击毁吗?很多在飞机上经历过此种情景的人,心里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近日,美国部署在日本的两架美军F-35B“闪电II”战斗机,用真实行动证明了这一疑惑,F-35B战斗机被雷电击中,导致战斗机严重受损。

最近,美国《防务世界》报道,两架F-35B在日本不幸被遭到雷劈,受损的部位为战斗机的雷达,损失高达万美元,美军认为此时事故为“A级事故”。

美军对“A级”事故的定义是导致人员死亡、永久残疾或者事故导致美军损失超过万美元。

根据透漏,F-35B战斗机的惰性气体能够能够保护飞机免受雷电袭击,但是F-35B战斗机存在设计缺陷,这种缺陷会导致内部惰性气体生成系统存在问题,进而引发战斗机遭到雷击时发生爆炸。

实际上,飞机在飞行时遭受雷击,是很常见的一件事,根据数据显示,飞机每飞行一万里就有可能被雷击一次,一旦被雷击中,轻则飞机受到损害,重则飞行器坠落。

现代飞机的外壳基本都是由轻质合金制成,当飞机受到雷击时,雷电会从飞机的外壳流过,一般不会对飞机的内部造成伤害,这时飞机在设计时往往会在外壳安装放电刷,放电刷的作用就是将飞机吸收的雷电散到空气云层中。

此外,飞机上的油箱以及航电系统一般是经过特殊处理,即便遭受到雷击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但就算这样,雷电也会对飞机外壳造成一定的伤害,最常见的就是飞机外壳被烧穿。

年12月,科威特空军以飞行员驾驶着一架F/A-18“大黄蜂”战斗机,当飞行员在米高空正常飞行时,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个闪电,闪电正好击中了座舱盖,通过当时的拍摄的视频来看,飞行员当时就蒙了,估计是由于雷击撞击太强了,好大一会才缓过神来,最终“大黄蜂”安全着陆,当对飞机检查时,发现雷电只是在座舱盖留下一道痕迹。

前面也介绍了,飞机如果全部外壳采用导电金属材料的话,即便发生雷击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是,现代的战机越来越多采用复合材料,很多复合材料更轻,强度也更高,但是却不导电。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发生雷电,根本无法将雷电及时导出,前文提到的美军在日本遭到雷击的F-35B就是复合材料机身。

F-35在飞行时,机身油箱始终会被机载惰性气体制造系统(OBIGGS)产生的氮气填充,完全消除了油箱燃油蒸汽被引爆的风险。但是在地面发动机停止工作后,OBIGGS就不会为油箱补充氮气,此时万一被闪电击中,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们乘坐的客机会被雷击吗?实际上客机也会发生雷击,不过一般而言客机外壳多为导电金属,即使发生雷击也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由于飞机行驶过程中,漂浮在天空,给飞机采用避雷针接地引雷显然行不通,但是,如果能够在雷电发生前,将雷电及时释放掉,同样也可以减少雷电对飞行器的破坏,这就要用到一种技术人工引雷技术。

▲美国引雷火箭触发一道镰刀形闪电

人工引雷技术实际上就是运用了避雷针的原理,通过火箭将金属导线发射到空中,这样就可以建立了一种放电通道,将闪电的电流及时引流到地面,实验结果显示,平均每一次雷电过程从几微秒到0.2秒的瞬间释放出来,一般情况下,每次闪电可以携带5千兆焦耳能量,相当于升汽油具备的能量。

在今年7月12日,中科院大气所在山东滨州进行了人工引雷试验,设备准备好的几秒钟后成功引雷,当时场面十分壮观,甚至网友形容这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

由于,通过火箭带动导电线引雷存在安全性和易用性方面问题,近些年开始开始采用新的引雷方式“激光引雷”,研究表明,飞秒(千万亿分之一秒)级激光脉冲会将空气电离,形成引导放电路径,从而触发闪电。

所以,在天气预报的指导下,对雷电区开展人工引雷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飞机雷击情况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