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为什么攻打科威特排头视界

年8月2日,伊拉克陆军最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三个师兵分两路进犯科威特,经过约十八个小时的战斗,伊军占领科威特全境,在首都巴格达,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宣布科威特并入伊拉克版图,成为其第十九个省,就像“儿子回到了大家庭中”。自此,冷战后第一场现代化战争——海湾战争拉开了序幕。

科威特和伊拉克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紧邻波斯湾,是个总面积不足两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科威特的石油储量约一百四十亿吨,排名世界第七,天然气储量世界第十八,说是漂在油海上的国家一点儿都不过分。

伊拉克就在科威特的北部。伊拉克历史悠久,境内的两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在这片古老肥沃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人类的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天方夜谭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

巴比伦王国覆灭以后,伊拉克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四百年,长期受到奴役和压迫。一战奥斯曼帝国战败以后,伊拉克又被英国接管,成为其美索不达米亚委任统治区。年,英国承认伊拉克独立,但事实上,伊拉克独立的条件是承认与英国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合法性,伊拉克并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

年,卡塞姆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英国扶植的费萨尔王朝,建立伊拉克共和国。卡塞姆在建立政权以后仍然实行独裁统治,引起了人民的不满,一些爱国人士组织发动了对他的刺杀。在一次刺杀行动失败后,一名年轻人躲过追捕,奇迹般地逃往国外,从此名声大噪,他就是萨达姆侯赛因。

萨达姆出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郊区的一户贫苦人家,年开始投身社会运动,年7月16日,萨达姆接任伊拉克总统,正式执掌大权。他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上台之初就抛出了“五十年统一中东”的言论。在巴格达,萨达姆修建了一座极具特色的“凯旋门”,样子是握着马刀的两只手,一只来自于历史上著名的阿拉伯王,一只则是按萨达姆自己的手铸造,这其中所表达的“大阿拉伯统一”的野心昭然若揭。

伊朗和伊拉克

萨达姆是这么说的,很快也这么做了,他调动部队,陈兵边界,磨刀霍霍看向北边的伊朗。伊拉克和伊朗虽然同为伊斯兰国家,但掌握两国政权的却分属不同的伊斯兰教派。伊朗当时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的胜利,以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掌握着国家权力;伊拉克虽然是什叶派的发源地,但以萨达姆为首的统治阶级属于逊尼派。霍梅尼掌权以后,试图扩大什叶派在整个伊斯兰国家的影响力,因而号召伊拉克什叶派推翻逊尼派政权,这激起了萨达姆的仇恨。

年9月22日,执政仅一年的萨达姆下令伊拉克军队进攻伊朗,两伊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伊拉克掌握主动,伊朗方面以防御为主;第二阶段伊朗进入防守反击阶段,伊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年,两伊战争进入僵持阶段,也是此次战争中最惨烈的阶段,两国军队在战场上充分动用了所有能够使用的武器,伊拉克甚至使用了一战时期的化学武器。

年,两伊战争结束,由于伊拉克方面后接受了停火协定,因此算是面子上的战胜国,但对于两国和两国的人民来说,这场旷日持久拉锯战的参战双方都是输家。

由于两伊战争是两个伊斯兰国家关于伊斯兰教派的战争,因此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都没有参与,这就导致没有大国前来调停这场早就应该结束的战争。不仅如此,由于害怕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蔓延到自身,沙特和阿联酋等国还在战争中资助了伊拉克。于是,萨达姆借机以阿拉伯世界的保护者自居,前往各国游说,无数石油大亨被萨达姆欺骗,为伊拉克捐赠和援助了大批资金和物资。这些钱最终让萨达姆拥有了号称“阿拉伯世界最强大军团”的共和国卫队。

眼红邻居科威特

两伊战争打了八年,把两个富得流油的国家打成了穷光蛋。伊拉克战前拥有三百亿美金的外汇储备,到了年,不光把这些钱花的干干净净,还背上了七百亿美元的外债,战争让伊拉克的经济陷入泥潭,国内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同时石油产量大幅下降,国民失业率不断攀升。昔日辉煌的巴格达,街头巷尾一片萧条景色。

没钱怎么办?萨达姆的回答是找科威特要。

于是,萨达姆提出:八年的两伊战争,伊拉克作为阿拉伯世界的盾牌,让科威特免受波斯的侵略,所以科威特应当帮伊拉克还债,至少应该免除伊拉克欠他们的债务。这一无理要求自然被科威特拒绝。

一计不成,萨达姆又拿出了历史书,他宣称,科威特早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就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一战后英国和波斯人签订《洛桑条约》以后,伊拉克和科威特才分别建国。在当时伊拉克人对于此事不以为意,因为科威特满是寸草不生上的沙漠,根本无法种植农作物,直到一大片一大片的油田在科威特被发现,伊拉克人才发现了这片沙漠的价值。

科威特虽小,但一直以来受到西方国家的保护。在两伊战争的八年时间里,科威特完成了石油产业的国有化,用卖石油赚的钱投资美国和西欧,从而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投资网,投资收益甚至超过了石油收入。首都科威特城迅速发展,成为了国际化大都市,一时间,科威特的人均收入节节攀升,一度成为世界第一。

即便如此,科威特对于萨达姆的伊拉克依然“小心侍奉”。两伊战争期间,科威特共援助伊拉克一百五十亿美元,用以购买军火。还允许伊军使用其军事基地,并借出军港供伊拉克海军使用。付出这么多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希望伊拉克不要寻衅滋扰。

可惜科威特面对的萨达姆是个“白眼狼”,短短八年,伊拉克成为了经济萧条的穷光蛋,而科威特却富得流油,一穷一富的强烈反差,大大刺激了萨达姆。

露出獠牙

中东地区地下石油分布错综复杂,但总体来说像一个大锅。伊拉克的石油储量其实略微高于科威特,但是科威特处在这口“大锅”的锅底,油层要比伊拉克厚,加上两国有一部分边界没有具体划定,萨达姆据此声称,科威特的援助是从伊拉克偷采的石油中得来的,这钱本身就应该是伊拉克的。

为了配合谈判,萨达姆命令三个师的共和国卫队精锐开往伊科边境。

美国方面,侦查卫星已经捕捉到伊军的行动,但美方认为伊拉克如果真的想对科威特动武,派一支警察部队就足够了,完全不必如此兴师动众。而且,两国关于二十四亿美金赔偿的谈判仍未彻底破裂,所以美方得出结论,此次伊军的行动,应该是威慑。

二十四亿美金显然无法满足萨达姆的胃口,他又指责科威特不遵守OPEC的石油生产配额,大肆提高产量,造成世界市场油价大幅度下跌,应该赔偿伊拉克一百四十亿美元的损失。在巴格达对民众的演讲中,萨达姆称美国等西方国家联合科威特,阴谋用“涂毒的匕首从背后刺杀伊拉克”,他还极具煽动性的引用了阿拉伯谚语“与其砍断生存手段,还不如砍断脖子”。一时间伊拉克人民群情激奋。

萨达姆想要占领科威特确实是易如反掌。彼时伊拉克拥有整个阿拉伯国家最强大的军队:陆军一百万人,空军四万多人,飞机一千多架。这些士兵刚经历了八年的两伊战争,战斗经验丰富,尤其是萨达姆引以为傲的“共和国卫队”,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反观科威特,全国一共才二百一十万人,面对萨达姆手中庞大的战争机器,只能被碾压。

半岛局势骤然紧张,其他伊斯兰国家纷纷前往巴格达斡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亲自飞抵巴格达,打探萨达姆的虚实,在会谈中,萨达姆信誓旦旦的承诺,在谈判手段穷尽以前,自己绝不会使用武力。萨达姆还让来访的巴勒斯坦解放战线主席阿拉法特给科威特捎话:“只要给我一百亿就撤军,这是他们偷采我们石油应该付的钱”。

表面上,萨达姆确实是“威慑”,实际上,伊军在伊科边境已经集结了十万兵力。

为了让美国人放心,萨达姆还召见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进行了长达四天的谈话,目的就是让美国相信,自己绝不会对科威特动武。

事实上,从共和国卫队出兵的那日起,萨达姆就做好了发动战争的打算。两伊战争以后,国内矛盾日益凸出,直接影响到了萨达姆的执政根基,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转移矛盾,将民众的注意力引到国外,这样就可以将民众生活拮据的原因归结为科威特“偷采”石油。在萨达姆的蓄意煽动下,愤怒的巴格达群众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政府惩罚科威特。

美国方面,最新的情报表明,共和国卫队已经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但无论是美军还是与美国共享这份情报的科威特、沙特和埃及,仍然都认为萨达姆这是为了争取谈判桌上的主动权,并不会贸然出兵。

美军做出判断的依据是伊军缺少四个必要的条件:1.伊军的通信量很少,通讯系统还没有建立;2.火炮仍未到位;3.没有弹药补给;4.坦克部队缺少后勤供应线。据此,美军认为伊军采取军事行动的准备不够充足,无法发动战争。

让美国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萨达姆之前所有行动都是摆给美国看的障眼法。一夜之间,伊拉克军队的通信系统建立,坦克到位,火炮进入阵地,长长的后勤补给线源源不断地将弹药送往前线。伊拉克出动八个满编师,准备就绪。

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一天占领科威特全境,然后继续前进,进逼沙特边境。直到此时,美国人才发现萨达姆的真正企图,原来科威特只是一道“开胃小菜”,吃掉沙特和整个阿拉伯世界才是萨达姆的真正野心。自此,美国正式决定介入战争,一场“教全世界如何打仗”的绝对碾压态势的战争,就此拉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111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