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洲新能源车发展最积极的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的街头,随处可见的新能源汽车往往给我们造成一种感觉——中国的新能源车已经是世界第一了。这是一个事实,我国新能源车连续8年产销位居全球第一!
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协定》(WMOapplaudsParisAgreement)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并于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成为史上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气候条约,由个国家共同达成。因为气候关系人类生存发展,所以该协定既是一个以气候变化为主旨的国际条约,更是一个政治经济条约。
虽然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迫于人类共同命运的压力加入了该协定,但各国从各自利益出发,在发展态度上和实际执行中勾心斗角也是层出不穷。最为突出的例证就是全球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退群与再入群。
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始终是积极性最高、努力最大的国家。由此,促成了世界第一的中国新能源发展。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相对于欧美,最为薄弱的是核电占比极低。因此,今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新核准山东石岛湾、福建宁德、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的6台机组。此外,就应当是欧洲了。特别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造成的欧洲的能源危机,更进一步推动了欧洲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的发展。因为,相对于美国、俄罗斯这样的能源大国地位,越来越沦为美国附庸的欧洲和中国一样,都时刻面临着能源短缺的威胁。新能源的发展必然是长期坚持的政策。
因此,欧洲加速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计划到年,欧盟国家主要高速公路上每60公里建一个充电站,每公里建一个充氢站,并禁售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据《人民日报》8月3日报导,得益于对电动汽车与日俱增的消费需求以及日趋完善的汽车供应链,今年6月,欧洲电动汽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柴油车,达15.8万辆,市场占比达15.1%,较去年同期增长4%。
当然,这样的比例还是远远低于中国。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消息:年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万辆和.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8.4万辆和80.6万辆,占比分别为30.6%和30.5%,新能源车生产和销售占比均是欧洲的2倍。
国际能源署4月发布的《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年欧洲销售的电动汽车中,有16%从中国进口,其中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中有3款是从中国进口的,但排名第一的是TeslaModelY。
Counterpoint网站在今年7月5日发布的一篇名为《EuropeanEVSalesIncreasedOver13%YoYinQ1withTeslaModelYasBestseller》的报告认为:名爵、比亚迪、蔚来、欧拉和爱威的销量却比去年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领克、红旗、小鹏在欧洲市场面临挑战。尽管如此,我们预计中国汽车制造商能够在未来几个季度通过提供具有先进功能的高性价比汽车来提高其市场份额,因为电动汽车市场预计将表现更好。
MG4EVXPower在欧洲的售价约合$46,(36,Britishpounds),蔚来ET7获得欧洲NCAP和绿色NCAP五星评级。但全球第一的中国新能源车的背后因为厂商众多、品牌集中度低而可能导致危机四伏。小鹏、蔚来、理想、AITO、零跑、哪吒、高合、威马、集度、爱驰、自游家、天际、云度等在百舸争流的过程中,分散和力量难以抵御资本集中的品牌冲击,大浪淘沙是必然。#夏日车车大作战##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安心之选#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