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出现钢铁洪流,是俄军改出了问题吗不,
当地时间年2月24日清晨,俄罗斯总统普京针对乌克兰局势发表紧急电视直播讲话时,宣布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正式拉开序幕。
初期作战中,俄军实施了在优势空中力量支援下的大规模装甲集群突击。至年3月25日,俄国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行动第一阶段的所有主要目标基本完成。
特别军事行动第一阶段态势
俄乌冲突伊始,很多人认为几天内解决战斗。然而,时至今日,俄罗斯将原本计划中的歼灭战、“闪电战”打成了“添油战”、消耗战、阵地战,双方战线长达公里,陷入了持久的泥潭。俄罗斯不仅要面对乌克兰的抵抗,还要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施加的制裁。
俄军的表现跟前苏联军队“西方-81”大演习给世人的印象大不一样。当时,面对苏军钢铁洪流展示的横扫欧洲的可怕前景,北约观察员们简直是目瞪口呆。
钢铁洪流
是俄罗斯军改出了问题吗?军改只是一个方面,真正不可能出现钢铁洪流的原因,是因为不具备闪击战的条件。
能够打成闪击战的条件:一是达成突然性。二是力量对比上的优势,至少在局部上是绝对优势。三是绝对的制空权。制信息权。四是机动、火力、防护相结合的快速机动能力,并能持续地投入突击兵力,始终保持比敌方快一拍的作战节奏。五是可靠的后勤保障。
参照海湾战争,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队有绝对优势,形成“牛刀杀鸡”之势;持续38天的空袭和电子作战,极大削弱了伊军的C3I(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能力、战争潜力和战略反击能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制电磁权,为达成地面作战的突然性创造了条件;在补给方面,早已成竹在胸——空中补给及工兵在沙漠快速修路后的陆路补给完全可以满足多国部队的需要。
在经过充分准备后,2月24日下午3时,多国部队的“钢铁洪流”跨越“伊拉克防线”,随后对伊军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左勾拳”——先向北涌向伊拉克腹地,后向东发起进攻,出其不意地出现在驻科威特伊军的后方,从而彻底切断其后勤补给线。如风卷残云般对伊军发起猛攻,给伊军造成沉重打击。
海湾战争中沙漠风暴行动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俄乌冲突。俄乌冲突的交战双方实际上是俄罗斯与北约,两者势均力敌,战场透明化、精确弹药、以及战争消耗的巨大、特殊地理条件下的作战等等,都制约着闪击战的形成。
一是失去了突然性。在冲突爆发前,西方已经发出警报了;特别是俄军突击基辅失败撤退后,作战行动已无突然性可言。由于北约卫星、无人机、预警机以及海面上的侦察船,战场几乎是透明的,任何大的作战行动都不可能不被对方发现。这样,进攻方无法形成认知差,情报上的时间差,也就无法达成突然性,或通过机动来形成有利的态势。
而且,美国正支持乌克兰进行“算法战争”。将人工智能作战系统投入到乌克兰战场,大量使用人工智能分析传感器数据识别目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俄军行动规律、战斗习惯和俄军指挥官思维方式,堪比对对手实施“降维打击”。将面部识别系统交付乌克兰,帮助乌克兰武装对俄军人员进行“精准狙杀”。
人工智能引入战争
二是俄罗斯兵力不足。在俄联邦成立初期,合同兵在俄军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绝大部分士兵仍是义务兵,而且其服役期也缩减至18个月,战斗力急剧下滑。由于义务兵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伤亡惨重,俄立法规定义务兵不承担出国作战任务。
虽然在年,规定服役超过四个月的义务兵可以前往境外执行任务,但一般不会派往一线参战。普京在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始终没有调动义务兵参战正源于此。
因此,战事一开,大家才发现只有20万军队的乌克兰与俄罗斯的20万大军打得难分难解。俄罗斯由于缺乏步兵配合,坦克甚至成了乌军反坦克小组的活靶子。
三是乌克兰战术对头。机动坦克伏击小组和固定点的死守(说明支撑点在现代战争中还是有价值的),抑制俄方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大迂回穿插作战。比如像马里乌波尔这样的钉子,让俄军一个接一个地拨钉子。付出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
乌反坦克小组打击俄坦克
四是远程精确打击兵器的出现。即使在没有制空权的条件下,利用北约系统的信息支持,乌克兰也能对俄罗斯目标进行远程反击。
五是后勤压力巨大。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俄军平均每天要发射大约2万发炮弹、乌军每天只有4千至7千发之间,约为俄军的1/5到1/3。俄罗斯最初的入侵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失败了,是因为支撑它的后勤系统崩溃了。战争前期,俄军在向乌克兰腹地快速挺进时,很多坦克部队因油料不足不得不停在路边。
损毁的俄军坦克
因此,师改旅也好,旅改师也好,都是针对不同的作战任务而采取的编制调整。在作战手段没有革命性变革的条件下,任何军改要讲自己是成功的都是耍流氓。
在旧有的装备基础上,无论如何军改,其后勤都要承担巨大的压力。如果装备无跨越式提高的情况下,无论怎么改都不可能很好地解决后勤问题。
要使战场动起来的基础是下次军事变革。变革的基础是智能化无人作战装备,以及由智能化战场分析系统、分布交互式指挥通信、精确制导武器、远程超高音速武器组成的作战体系才是革命性的变革。
在近乎透明的战场上,这种作战体系去中心化分布式部署,高价值目标分散配置且难以发现;无人作战装备蜂群作战,一次性使用,以及最后一发弹药留给自己式的自杀性攻击,不需要补充弹药……。
无人机蜂群作战
无人装备以及一次性使用装备,怎么看,对后勤都是没有什么压力的,也就很好地解决了“牙齿”和“尾巴”的矛盾。
当这些变革实现后,闪击战又会出现在战场上。当然,这种闪击战是更高层次的闪击战,作战规则可能要改变了,以现在的眼光,我们也许认不出这是人类进行的战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581.html